希波战争中波斯的战况如何形容 希波战争波斯国王是谁

悟空问答,有问有答,且听大狮来答题。

公元前546~448年,当时还属于小国的希腊与强大的波斯帝国发生了著名的“希波战争”。这场战役成为小国战胜大国,弱国打败强国的光辉范例,为日后的希腊强盛打下基础。

当时的波斯属于西亚奴隶制民族,通过不断的战争和侵略使其帝国版图不断扩大,经历了波斯王居鲁士和冈比西斯长达30余年的内外征战,波斯帝国的疆域从印度河流域延伸到爱琴海、从高加索到阿拉伯半岛,成为不折不扣的强大波斯帝国。

到大流士一世统治时代,波斯帝国成为全球古代史上第一个横跨欧、亚、非三洲的大帝国。

公元前514年,大流士一世开始了对斯基泰人的讨伐,初战非常顺利,大流士一世的波斯大军不但占领了色雷斯东部的所有地区,还越过多瑙河追击逃亡的斯基泰人。但最终由于战线过长给养接济不上而不得不折返,这使得斯基泰人有了喘息的机会。

希腊人趁着大流士一世失利之际趁机起义造反,虽然大流士一世最终平息了这场起义,并且控制了色雷斯南部和马其顿,但他对希腊的敌视日益增加,将其视为眼中钉。希腊也由于通往黑海的交通线被波斯人控制而对其难以容忍,希波战争此时已经到了不可避免的地步。

公元前492年,波斯将军玛尔多纽斯(大流士一世的女婿)率兵第一次入侵希腊,结局船队航行至阿托斯海角的时候,突然刮起飓风,许多战船被吹到阿托斯山上去了,这场飓风让波斯人失去了300多艘战舰,有20000多人下落不明。而从陆路进发的波斯军团又遭到了色雷斯人的偷袭。水陆两军都蒙受巨大损失,这使得玛尔多纽斯不得不中途撤军。

公元前490年,波斯发动第二次远征,大流士一世让使者到希腊各城邦去索取臣服波斯象征的“水和土”。大多数城邦表示愿意臣服,并献出水和土,但雅典的行为是将波斯使者丢入坑中,而斯巴达则直接将波斯使者踹入井中,让他们自己去取“水和土”。

这种行为彻底激怒了大流士一世,他率大军征讨系列,在距离雅典40公里外的马拉松登陆时,雅典派出长跑健将腓力庇得星夜赶往斯巴达求援,虽然斯巴达人答应出兵,但必须要等到9月19日宗教节之后才可以,因此对抗波斯人的任务全部落在雅典人肩上。

雅典重装步兵前往马拉松迎击来犯之敌,最终通过有利地形和战斗士气,他们战胜了波斯人。这场战役使得波斯损失6400多人,而雅典则仅损失192人。而那位负责传递胜利信息的腓力庇得也由于疲劳过度而失去生活,为了纪念他,后人举办了著名的马拉松长跑。

波斯当然咽不下这口恶气,在公元前480年春末,波斯发动第三次远征,这一次的兵力联合起来据说达到528万。但后世学者认为这个数字有些严重夸大,估计只有30-50万人,不可能达到528万这么多。

这次的统帅是新的波斯王薛西斯,就是电影《斯巴达三百勇士》之中那个描眼线秃头浑身金属挂链的坏蜀黍。事实上电影有意妖魔化薛西斯,真正的薛西斯并不是这样的。在温泉关发生了著名的斯巴达300勇士保卫战,勇壮的斯巴达勇士最终全部战死。波斯人到达雅典时,发现这里已经是一座空城,百姓早已逃走了,连一粒粮食都没有给他们留下。愤怒的薛西斯以焚城的方式来报复雅典人。

陆战方面,波斯人的确很厉害。然而他们高估了自己的海战能力。公元前480年9月20日,萨拉米斯大海战打响,经过一天鏖战,波斯船只被击沉200多艘,被俘50多艘,致使其伤亡惨重,薛西斯的弟弟也死在这场战役之中。为了避免全军覆灭,薛西斯下令撤军。

此后的数十年中,双方摩擦不断,但随着希腊联邦的逐渐增多,波斯人开始有些招架不住,最终在公元前448年,双方签订了和约,希波战争正式结束。希腊从此崛起,而波斯却逐渐衰落。


您可能感兴趣